2021年10月 第218期

眩晕反复发作,原来是它惹的祸……

  我们蹲时间长了,突然站起时,有时会感觉眼前发黑,有想要晕倒的症状;感冒后,有的人有发晕的感觉,恶心想吐;有许多人偏头疼时,也会出现眩晕的症状;甚至还有些人找不到什么原因,起床卧床时会有天旋地转的感觉。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曾有过“晕”的体验,今天,特邀沧州市人民医院前庭功能检查室负责人李福来,我市第一位专业从事前庭功能检查的技师及耳石复位医师,就有关晕眩的问题与他深入交流探讨。

  李福来介绍说,导致产生眩晕症状的疾病很多,据相关统计,因“晕”来医院就诊的病人在门诊常见症状中排在第三位。我们最常见的晕——眩晕,也就是经常说的眩晕症。归结一下导致眩晕的疾病一般分为两大类:中枢性疾病导致的眩晕和外周性疾病导致的眩晕。其中,外周性疾病引起的眩晕占60%左右,主要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突聋、迷路炎、前庭药物中毒等等;中枢性眩晕包括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听神经瘤、脑梗塞、头外伤后眩晕、偏头痛伴眩晕、焦虑、抑郁症等,但相对占比例较小。还有一部分查不出具体原因的眩晕患者,随着医学的进步将能找出病根。

  最常见的眩晕疾病主要是耳源性眩晕,在耳源性眩晕中最常见的是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耳朵里有小石头。大家坐车的时候即使打瞌睡,但仍能感受到急刹车,就是耳石在传递信息。正常情况下,耳石是附着于耳石膜上的,但有时耳石并不安分,在某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比如说发生车祸头部撞击、内耳循环障碍、病毒感染等等,会导致耳石脱落,这些脱落的耳石就会在内耳内控制人体平衡的半规管的内淋巴液内游动,当人体头位变化时,沉浮的耳石就会随液体的流动而运动,刺激半规管的毛细胞产生放电现象,随后我们就会感觉天旋地转的晕了。

  如果人突然出现眩晕症状,在哪种情况下考虑得了耳石症?

  耳石症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这种眩晕只在某种体位或头位时发生,比如睡觉的时候向一侧翻身或早晨起床、晚上睡觉躺下时,又或是晒衣服抬头、洗头低头时都可诱发眩晕;二是患有耳石症的患者,这种症状来得猛、去得快,来得猛是说眩晕发作时会产生天旋地转的感觉,有时还伴有恶心、呕吐和冒冷汗等自主神经症状;去得快是说这种眩晕短暂性的,一般不超过一分钟。

  得了耳石症有什么好的治疗办法吗?

  李福来解答说,首先要到医院做个前庭功能检查,当临床诊断为耳石症,确定是哪个部位耳石脱落时,只要给予相对应的手法复位,大多数病人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手法复位就是通过一系列的体位改变使不慎掉入半规管的耳石重新回到属于它的地方——椭圆囊,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一般患者经过1—2次手法复位治疗,就能获得满意的效果。该病容易复发,但多次手法复位多次有效。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