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 第211期

逆行战“疫” 英雄凯旋——沧州市人民医院徐锋主任支援石家庄医疗救治胜利凯旋

院报-16.jpg

  2月11日,沧州市人民医院派驻支援石家庄救治医疗专家徐锋主任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后平安凯旋,吕增禄院长、黄捷副院长代表医院热烈欢迎援石英雄回家,并表达了深切关怀和慰问。春暖花开,喜讯踩着凯旋的鼓点,伴着春风,欢快赶来。昨日慷慨从容去,今日胜利终凯旋。你就是这个时代最美的逆行者!

  在此前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沧州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徐锋作为省级专家组成员驰援石家庄,进入到救治患者的最前线上。而在去年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作为沧州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隔离病房的负责人,他更是经历了人生中难忘的一场硬仗。

  对徐锋而言,这样的“冲锋”,已经在他的职业生涯里,不止一次了。

  今年48岁的徐锋是河北省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从医20多年来,他一直没离开过现在的专业。在一场场“生命争夺战”中,他逐渐成长为一名专家。

  2003年,徐锋在北京进修时,“非典”爆发。他返回沧州参加了当时的抗疫工作。

  2008年,四川地震,作为医院首批派出的医疗救援人员,他挺进到都江堰。当时的场景现在仍旧历历在目:没水没电没通讯,住的是简易房,幸亏刚开始那几天带去了一箱方便面……就在这样的环境里,作为一名医生,他开始了自己的工作。一个月下来,又黑又瘦。有当地群众问他:“这还有余震呢,你来的时候不怕吗?”徐锋笑着回答说:“怕就不来了。”

  2009年,徐锋又与“甲流”打了一场遭遇战。那时,他接诊的病人中,有不少是重症病人。生命重于泰山,为了抢时间,徐锋经常直接动手为病人插管、上呼吸机,而在与这种呼吸道传染病搏斗的过程中,他也积累下了宝贵的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尤其在对病人的诊断、治疗方面,病人有基础性疾病怎么办?病人是孕妇怎么办?对这些实打实问题的处理让徐锋拥有了更强大的“作战能力”。

  去年,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徐锋凭借着他多年的专业经验,在沧州疫情爆发之前就在科室微信群里发出了“动员”:“一旦疫情袭击沧州,哪一位站出来与我并肩作战?”让徐锋至今难忘的是,全科上下爆发出的“请战”热情让他当时红了眼眶!面对太多的“未知”,这些医护人员凭借着一种职业的本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逆行而上。

  大年三十下午,紧急通知:沧州市人民医院成为沧州市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院领导任命他作为负责人,需要立即组建团队,改造隔离病房。徐锋立刻告别家人,站到了为沧州父老筑起一道生命堤坝的最前线上。徐锋说,他当时从政治素质、专业素质等方面遴选了第一批抗疫团队名单。让他动容的是,没有一个人退缩,一份份“请战书”彰显了医者的担当,哪怕老家在唐山,刚刚回到家中的医生,接到电话后都二话没说:我马上开车回沧州!

  当天晚上,这个团队就接诊了确诊患者,并从那时起就打响了一场又一场“生命争夺战”“生命保卫战”。

  徐锋说,当时最大的考验就是没有成熟的方案可供遵循。一切都是“新”的,未知的病毒给了医生太多的挑战。而此前他和同事们积累的抢先意识、关口前移等经验,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那是一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奋战。没黑没白连续加班几乎每天都是凌晨才能休息一下,高节奏、高压力下,徐锋也与患者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在这些患者出院后,徐锋主动请缨,担任起这些患者的复诊随访任务。原因很简单:这些患者的情况他都了解,而且他与他们中的好多人,已经成为了朋友。

  那是徐锋今生难忘的一场仗。在打完那场仗后,他还加班加点及时把整个诊疗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总结为论文发表,为今后抗疫留下参考。此外,他还获得了河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而在徐锋完成了去年的“抗疫”后,今年,他又开始了自己第二次的“逆行”:驰援石家庄。徐锋作为省级专家组成员,于1月18日赶到石家庄,直接参加患者的诊断与治疗。在刚进石家庄的时候,他说自己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冲击,那就是路上几乎看不见车辆,曾经繁华的城市被按下了“暂停键”。这让他心里也很难受,想着一定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早日迎来春暖花开!

  接下来,又是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但让徐锋觉得欣慰的是,他身边有来自多家医院的“战友”们,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在病房里,患者们给了医护人员真诚的谢意,无论是一句“谢谢”、一个手势、出院时要求跟专家们合个影还是“我出院后一定给你们送面锦旗”,都让徐锋感动,也觉出自己这份职业沉甸甸的意义。

  随着疫情歼灭战不断取得胜利,徐锋所在的定点治疗医院也逐渐合并了病房。看着重启的城市,徐锋自己心里也跟着充满了喜悦。

  一次次冲锋,一次次“逆行”,但徐锋却对自己这些“战斗”经历看得十分淡然:“我就是一个医生,这是应有的职责与担当。”他说,只要仍有生命需要救治,只要仍有战斗需要他上前,他仍然会毫不犹豫地“冲锋”而上。

院报-17.jpg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