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急重症脑梗死治疗首选-取栓术

发布时间:2016-01-12 浏览次数:
字号:
+-14

  急性重症脑梗死是指发病时间在6-12小时(前循环为6小时,后循环为12小时)内的重症脑梗死,常规NIHSS评分在8分以上,该人群患者具有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特点,一直使神经内科医师感到头痛和无奈。急性脑梗死过去一直被认为早期3小时内静脉溶栓是有效开通血管、挽救半暗带的好方法,但是总的血管再通率低于30%,且大多数患者就诊时间超过3小时。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近年来多项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结果在逐渐证实对于急性重症脑梗死患者进行更宽的时间窗内动脉取栓或者溶栓治疗使以往束手无策的患者得到有效血管再通,降低死亡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预后。2015年伊始,缺血性急性重症脑梗死介入诊疗被美国写入指南,同年中国也将急诊溶取栓写入指南,作为强力推荐。从而,这项技术使脑梗死急重症治疗发生革命性的改变,迎来重症脑梗死治疗春天。该技术使急性闭塞血管再通率达到90%。

  我科作为以介入治疗为特色的脑血管病专科科室,更是第一时间把握技术关键,与国内知名专科医院同步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急性重症脑梗死的动脉介入治疗,树立了我院在沧州地区开展该项技术的专科学术地位。该技术在我院应用1年时间,我们共计施行了将近30例,获得了很好的疗效,也提升了科室专业特色水平和社会广泛认可度;特别是面对医专院区的搬迁,我们科室更是响应医院号召,整合资源,充分利用技术上和区域上优势,与急诊及介入影像科强强合作,建立急性脑卒中绿色通道管理流程,将进一步缩短溶取栓准备时间,更早地开通阻塞血管、挽救缺血半暗带,充分体现时间就是大脑、时间就是生命的卒中理念。

  急诊血管介入治疗具体包括动脉溶栓、机械再通、血管成形术等技术,融合血管内介入治疗各项技术。近几年我科开展大量颅内外血管介入治疗为该技术成熟应用奠定了基础,现在结合我科技术水平和指南要点制定符合我院技术规范如下。

  一、 适应症

  1. 年龄18至85岁;

  2. 发病时间在时间窗内(前循环6小时,后循环12小时,神经系统症状持续未缓解(NIHSS评分大于8分),快速影像学检查证实大血管大血管闭塞且无明确禁忌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3. 静脉溶栓禁忌症或者静脉溶栓无效的大动脉闭塞患者;

  4. 影像学上检查排除出血,且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影像学改变;

  5. 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 禁忌症

  1. 有出血性脑血管病病史,活动性出血或者已知有出血倾向的病史者;

  2. 6个月内有严重脑梗死或者颅内、记住手术病史;

  3.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4. 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5. 有明确的对比剂过敏史;

  6. 妊娠。

  三、典型病例分析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38岁,工人,沧州。主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利1.5小时于2015-12-15,21:30入院。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当日晚上20:00左右,一般活动中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伴有言语不能,持续性,无呕吐,无呼吸困难,无二便障碍,发病后在家未经诊疗,急诊联系我院,自发病以来,无发热,无呼吸困难。入院查体:血压115/80mmHg,混合型失语,查体不合作,双眼球左侧凝视,双瞳孔对光反射灵敏,双瞳孔直径3:3mm,张口伸舌不合作,心率70次每分,心律齐,右侧肢体肌张力低,右侧肢体肌力0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双侧巴氏征阳性。Glassgow评分:12分。

  NIHSS评分:14分。头颅CT未见异常。

  造影评估:急性左侧大脑中动脉闭塞

  图1

01.jpg

  图2

02.jpg

  手术首次取栓

  图3

 03.jpg

  图4

04.jpg

  手术再次取栓

  图5

5.jpg

  图6

6.jpg

  诊疗经过:患者取栓术后行NIHSS评分7分,给予改善循环、抗凝等治疗14天后,患者 NIHSS评分为2分,痊愈出院。

  小结:既往该病例常规静脉溶栓,取栓过程中发现栓子来源不明,性质非血栓形成导致,静脉溶栓很难再通,假若本患者血管不能再通,将会造成终生残疾,甚至脑水肿高峰期到来会导致脑,必要时需要行开颅手术治疗,给家属和患者带来很大创伤和心理压力。相对而言,急诊取栓术为微创手术,病人痛苦小,创伤小,效果更是立竿见影。

  市医院医专院区脑血管介入科竭诚为您服务,新年临近,祝愿各位同仁新春快乐!

  图7

 0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