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 正文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头晕,谨防颈性眩晕症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一、 什么是颈性眩晕症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眩晕是个常见症状。临床上多系统的疾病常具有头晕症状。由颈背部软组织病变或颈椎骨关节性病变而引起的眩晕,叫颈性眩晕症。大多数病人误都以“梅尼埃综合症”、“脑动脉硬化”“眩晕症”“植物神经紊乱症”“神经衰弱”等疾病就诊,因而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眩晕症状长期不消,严重者影响工作和生活。

  研究表明,颈椎病仅是引起颈性眩晕的一部分原因,79.31%的颈性眩晕症还是颈背部软组织引起的。

  二、 引起眩晕的原因

  引起眩晕的常见原因有:①内耳迷路及其连结的小脑,大脑障碍。②眼及视神经径路障碍。③肌肉、筋膜、关节、特别是发自颈部的这些组织的感觉径路障碍。第一种原因引起的眩晕早已为人们所重视,如梅尼埃综合症等引起的眩晕;视力障碍,眼部疾病引起的眩晕也得到人们的认识,如眼屈光不正引起的眩晕等;而筋肉、筋膜、关节的感觉神经传来的异常刺激,引起的前庭器官兴奋,产生了空间位置障碍而引致的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常不为人们所重视。临床上眩晕可分为真性眩晕和一般性眩晕。前者多由内耳迷路和前庭蜗神经病变产生,有周围景物或自身旋转的感觉;一般性眩晕只有头晕、头眩或站立不稳的感觉,而无外物或自身旋转的感觉。颈性眩晕多属于一般性眩晕。

  三、颈性眩晕与其他眩晕的区别

  (1)颈椎骨关节病变引起眩晕的原因:因外伤、劳损或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所致的颈椎失稳,是产生症状的基础。在失稳的情况下,颈椎小关节易产生错位、颈椎旋转、颈椎超常范围的活动;颈椎管内、外软组织也容易继发性无菌性炎症或形成颈椎体、小关节、钩突关节的骨质增生。位于颈椎椎体前外侧的植物神经链或走行在颈椎横突孔中的椎动脉,受到无菌性炎症的刺激、机械性压迫或者植物神经受到刺激,会引起椎动脉反射性痉挛。此时椎动脉血流受阻,使小脑、前庭神经核、红核等部位的眩晕中枢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而产生眩晕症状。

  椎动脉在解剖上走行分四段:①第一段为从起始部上行于前斜角肌和颈长肌之间,至C6横突孔。该段椎动脉前邻颈总动脉、颈静脉,后近C7横突、颈下交感神经节与C7、8脊神经前支。在此段,前斜角肌病变常可影响椎动脉而产生眩晕症状。②第二段行走在C6-2横突孔之中,动脉内测与椎体相邻。老年人此段椎动脉迂曲,偶因颈椎椎体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使管腔变窄,影响脑的血供而产生头晕、黑蒙等症状,尤其于头转至某方位时对椎动脉压迫增重时,症状尤可加重。③第三段为C2横突孔穿出后至进入椎管前。此段因椎动脉走行屈曲,在走行与侧块后方时不仅侧块增生可直接压迫、刺激椎动脉,而且在头偏斜和旋向对侧时,侧块对椎动脉似一支点,加重了对其的刺激和压迫,引起椎动脉痉挛或官腔变窄而产生眩晕症状。④第四段为椎动脉穿寰枕后膜和硬脊膜后进入椎管内的一段。因此,锁骨上窝软组织病变和颈椎骨关节病变引起的眩晕,主要原因是椎动脉因素所致。在上述引起眩晕的三个常见原因中属于第一类。这部分仅占颈性眩晕的25%;75%的颈性眩晕症是由颈部软组织病变引起的,其中仅寰枕间隙部位的软组织病变引起的眩晕就占25%。因此该部位病变所引起的眩晕症应特别引起重视。

  (2)颈部软组织病变产生眩晕的原因:①软组织病变常常会相伴一写植物神经紊乱的症状。颈项部软组织病变除产生颈项痛外,有的病人会产生眩晕症状并且成为主诉症状。②正常人于肌肉放松状态时没有电活动存在,而颈腰痛病人是有紧张性电活动存在的,并且常和疼痛存在于同一侧。病变部位的肌肉是处于紧张或痉挛状态的。颈项部软组织的感觉通路常和小脑、前庭神经核、红核等眩晕中枢有连接,颈项部及以上背部的筋膜、肌肉,主要由颈脊神经后支所支配,位于颈背部筋膜、肌肉内的感受器,接受了因组织内压增高所产生的压力变化的异常刺激,通过颈脊神经后支传入中枢引起小脑和皮层下中枢的前庭神经核等组织的兴奋,通过反射产生机体平衡和定向功能障碍,导致了眩晕症状的发作。

  此外,病变部位软组织有无菌性炎症变化存在。炎症刺激颈背部软组织内的感受器,也可引起上述反射而产生眩晕症状。颈部软组织病变引起的眩晕属上述3个常见原因中的第三类因素。

  (3)寰枕间隙软组织病变更易引起眩晕的原因:由于长期低头工作或频繁的头部活动,寰枕筋膜产生慢性劳损炎症,如筋膜增厚、软组织逐渐变性、纤维间质增多,失去弹性或产生挛缩,使寰枕间隙变窄,造成对椎动脉的压迫和对从筋膜穿出的枕小神经、枕大神经的刺激与压迫,产生枕部头痛或偏头痛等症状。

  上颈部的深层组织如深部肌肉、关节、深筋膜等的感觉径路与小脑、前庭神经核等眩晕中枢有连接。因此,当颈项部软组织感受器接受到来自化学或压力的刺激后,通过颈脊神经后支纤维传入中枢引起小脑和皮层下中枢的前庭神经核等组织的兴奋,通过反射产生机体平衡和定向功能障碍,引起眩晕症状。

  四、颈性眩晕症是否都是椎动脉因素所致

  一侧椎动脉只是向脑组织供血的4条动脉中的1条,占脑血流量的10%~20%。所以,一侧椎动脉出现闭塞是不会损伤脑功能的,一侧或双侧椎动脉的短时间完全闭塞也不可能影响脑血流。椎动脉受压或受到刺激引起的痉挛,管径变小,通过自主的脑血管管径的调节,可使脑血流很快维持在正常的恒定水平。通过实验证实,椎-基底动脉直径减少至47%时,脑干腹前侧血流仍无影响。

  此外,椎动脉的正常解剖发生变异和发育不全及异常是很常见的,据观察统计,人群中10%-20%有椎-基底动脉发育不全。但这些人中大多数没有眩晕症状。一侧椎动脉闭塞对正常和健康者来说,是不会对脑血流产生明显影响的。

  3/4多的颈性眩晕症是由上颈部软组织病变引起的。上颈部软组织病变引起眩晕,与眼视力障碍、屈光不正等引起的眩晕机制类似,并不是通过椎动脉因素所致。这是由于上颈部软组织中感受器的部分传入纤维和小脑、前庭神经核、红核、丘脑等有关眩晕中枢相连通。上颈部软组织病变,其无菌性炎症的化学、压力变化,通过脊神经后支的传入就可引起这些中枢的兴奋,产生了眩晕。

  五、为什么有的眩晕是短暂的、突发的和一过性

  在一般情况下,椎动脉因素引起的眩晕多为突发性和一过性。因为椎动脉血流一旦被阻断,通过Willis环的自主调节和代偿,使众多吻合支很快从关闭状态改变至开放状态,使脑血流能在极短时间内恢复正常。因此,如果是椎动脉因素所造成的眩晕,必然是短暂的、突发的和一过性的,只发生在头旋转于某方位或椎动脉突发扭转、受刺激或受压的片刻。

  六、颈部软组织病变与颈椎骨关节病变引起的眩晕的鉴别诊断

  (1)性别特征:颈部软组织病变引起的眩晕,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出1倍;而颈椎骨性病变引起的眩晕,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男:女=1:0.7。

  (2)年龄方面:颈椎骨性病变引起的眩晕比颈部软组织病变引起者年龄偏大,以41-60岁之间发病率最高,达到80%;而颈部软组织病变引起的眩晕好发年龄是21-40岁,占63.74%。

  (3)症状方面:①颈椎骨性病变引起的眩晕多为突发性,一过性发作,即大多数病人于头颈部旋转至某方位时出现眩晕症状,恢复原位后眩晕症状逐渐消失。一些病人在眩晕发作间歇有下肢控制不灵、步态不稳等感觉,还有一些病人常伴存一侧上肢困胀等症状。②颈部软组织病变引起的眩晕,多为持续性眩晕,在病人低头、仰头、旋转时,甚至大声讲话时均可使原来眩晕症状加重。严重病人快步走路、睡觉时上下床,甚至听别人大声讲话、看快速活动的景物时,都会诱发眩晕症状的加重。

  (4)体检方面:①颈部软组织病变引起的眩晕,在软组织病变部位上必可寻到明显压痛点,压痛点多,说明软组织病变范围广。随着有效治疗的进行,压痛程度和范围逐渐减小,症状也逐渐减轻。症状完全消失时,压痛点也基本消失。因此,压痛点不仅能显示软组织的病变程度、范围,也可判别治疗效果。②单纯颈椎骨性病变引起的眩晕,颈椎管外软组织大多数无明显压痛扪及,若有,压痛点也仅局限于颈椎骨性病变相应节段的棘突旁或关节突关节部位。病变节段的颈椎多有旋转,旋转的颈椎就有可能引起症状。显示颈椎旋转的标志就是棘突的偏歪和相应关节突关节部位的突隆、饱满、压痛。

  (5)治疗方面:①颈部软组织病变引起的眩晕,以按摩手法、中药外敷等治疗颈椎管外软组织病变,不必施行颈椎定位或不定位整复手法,眩晕症状就可消失。一些病人在压痛点上采用局部注射或软组织病变部位上单纯实施点揉、点压及移位手法(每个压痛点约半分钟),病人的眩晕症状和相伴有的头枕部麻痛、视物模糊、耳鸣等症状立即消失,立竿见影。②颈椎骨性关节引起的眩晕,不实施颈椎的整复手法或病变相应的颈椎椎体外注射疗法,眩晕症状就不会消失。颈椎牵引对二者引起的眩晕,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七、颈性眩晕症的治疗

  (1)药物治疗

  (2)牵引、理疗、针灸、埋线,小针刀治疗

  (3)介入治疗:胶原酶化学溶解术、射频消融术、臭氧融核术。